8月6日上午,由北京中農瑞利源主辦的“中國好煙葉”田間觀摩活動在河南省臨潁縣繁城回族鎮付楊村成功舉行。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農資優秀經銷商、煙葉種植戶,大家觀摩聚碳肥在煙葉種植中的實際應用效果,探討現代農業科技助力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在示范田現場,參會者實地考察了施用中農瑞利源聚碳肥的煙葉長勢。無人機掠過煙葉種植區,千畝煙田在盛夏驕陽下鋪展成一片起伏的碧浪。尤為醒目的是中農瑞利源示范田——深翠色的煙株行列如軍陣般齊整,葉片層層疊疊織就濃密綠毯,近看田塊中的煙葉植株健壯、葉片肥厚、色澤鮮亮,撥開煙株底部葉片,可見粗壯的莖稈,直觀展現了聚碳肥的卓越效果。
聚碳發明人、北京中農瑞利源農化專家孫立文為參會者講解聚碳技術,他表示:“聚碳肥的核心在于聚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合成作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該技術不僅能顯著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還能在夜間有效抑制光呼吸,促進合成并積累作物必需的碳、氫、氧養分。同時,它提升了作物對土壤中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有效養分的吸收、合成與轉化效率,最終實現農作物增產增收,并有助于恢復農產品的原生態品質。
孫立文現場講解
孫立文
中農瑞利源董事長蘇銀才現場講解稱:“施用聚碳肥不僅能有效提升煙葉的品質和產量,還具有顯著的病害防控作用,為煙農的穩產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蘇銀才(左)
許昌市平頂山市聚碳肥運營中心領軍農業服務公司總經理張領軍在現場強調:“本次觀摩會旨在讓大家親證聚碳肥在煙田中的顯著成效,還希望通過這樣的實地展示,將聚碳技術精準推向全國更多亟待提質增效的種植戶手中——讓好肥種出好煙葉,讓好技術帶來好收益!”
此次觀摩示范田種植戶吳強表示:“我的45畝煙田,從底肥到追肥全部用的中農瑞利源的聚碳肥,和前幾年沒有施用聚碳肥相比,產量和品質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每年都增產!”
吳強分享種植經驗
觀摩田施肥方案
來自河北的種植戶吳師傅在現場分享了他施用聚碳肥的種植經驗。他表示:“我種植了30多畝煙葉,未使用聚碳肥的對照組出現了嚴重的死苗爛根現象,而施用聚碳肥后,煙葉長勢健康旺盛。”更令人驚喜的是,吳師傅今年還將聚碳肥技術應用到紅薯種植上,實現了每畝增產8000至10000斤,相比普通施肥至少增產3000斤,效果極為顯著。
吳師傅
隨著觀摩田的煙葉在盛夏驕陽下舒展生機,這場聚碳肥的田間觀摩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中農瑞利源董事長蘇銀才表示,公司將以科技之力叩響豐收之門,為中國煙葉種植助力加油。未來,企業將繼續深耕綠色農科前沿,助力億萬農戶踏上共同富裕征程。
左起:陳國福 王軍
原化學工業部副部長李士忠、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名譽會長陳國福、中國農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研究員王道龍,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中微肥及新特肥分會秘書長王軍等行業專家領導及媒體代表約230余人參加了現場觀摩活動。
觀摩團合照
中微肥及新特肥分會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是經國務院批準,2002年11月14日在民政部注冊成立的全國性組織,由中央社會工作部主管。中微肥及新特肥分會是由中微量元素及新特肥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流通、施用等相關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自愿組成的全國性、非營利性、自律性的行業組織。分會以“共建一個'家’-- 同享、同贏、同發展”為理念,以實現“政、產、學、研、用、資、媒”等跨行業多層面戰略合作、互聯互通,以協作創新為己任,以服務會員為中心,搭建國內外中微量元素肥及新特肥交流與協作的平臺。
相關推薦